![]()
![]()
中國噸級以上eVTOL日本首飛成功
峰飛航空2噸級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在日本岡山成功首飛,完成中國噸級以上eVTOL在日本的首次飛行。本次飛行獲得了日本民航局的支持和許可,由日本促進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社團MASC和峰飛航空聯合開展,成為MASC“瀨戶內地區AAM基礎設施2028項目”的重要里程碑,后續還計劃在日本的多個城市飛行。
香港運輸署批出首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
香港運輸署11月29日公布,已根據《道路交通(自動駕駛車輛)規例》(第374AA章)第4(1)條批出首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先導牌照)。該先導牌照申請人獲批準10輛自動駕駛車輛(自動車)在北大嶼山進行測試。首階段將在指定時段和路段每次只可有一輛自動駕駛私家車進行路面測試,往來香港國際機場四號停車場及赤角南路,途經暢達路、機場北交匯處、航天城路、航天城第三街、航天城第一街、航天城東路、航天城交匯處、東岸路及觀景路。測試期間,車上會長駐有后備操作員以在有需要時接管車輛的操控。
深圳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75.9%
今年1—10月,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75.9%,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19萬臺,存量占比達27.4%,充電基礎設施超40萬個,密度全國領先。
![]()
我國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建成,支撐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12月1日,我國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這標志著,經過16年的科學積淀和創新探索,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我國大氣本底站家族,將對南極大氣成分濃度變化進行連續、長期業務化觀測,真實反映南極地區大氣成分及其相關特性的平均狀態,支撐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這是我國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9個納入業務運行的大氣本底站。
長征十二號火箭在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
11月30日,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十二號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技術試驗衛星03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火箭全長約62米,采用二級構型設計,是我國首型4米級運載火箭,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單芯級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少于12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少于6噸。
世界首創公鐵合建斜拉橋新結構體系在深江高鐵線正式架設
11月30日上午,深江高鐵全線首節段鋼梁——洪奇瀝水道公鐵大橋首節段鋼梁架設順利完成。洪奇瀝水道公鐵大橋是深江高鐵全線關鍵控制工程之一,是世界首創的公鐵合建超短邊跨鋼混箱桁組合梁斜拉橋新結構體系。新建深江高鐵正線全長約116公里,其中洪奇瀝水道公鐵大橋長度1.41千米,主跨808米。大橋上層為八車道城市快速公路,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目前主橋上部結構正式進入鋼梁拼裝階段。
國內在建單機規模最大的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11月30日,在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縣,國內在建單機規模最大的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匯東新能源光熱+光伏試點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國家首批“沙戈荒”項目中規模最大的塔式光熱項目正式投產。
三亞市政府與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三亞市政府與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在三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緊抓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機遇,圍繞種業創新、跨境金融、城市建設運營、產業金融等領域開展合作。簽約儀式上,雙方還簽署了中化財資中心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將落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廣汽集團與華為簽署深化合作協議 攜手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智能汽車戰略合作簽約活動,雙方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廣汽集團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集團將以新品牌為載體,與華為發揮各自優勢,通過產品開發、營銷及生態服務等領域的合作,為用戶帶來領先的智能化體驗。
國家管網集團“管網”大模型正式上線應用
“管網”大模型基于華為算力底座和技術棧,打造“管網制度流程+數據+IT+大模型”體系,構建具有管網特色的大模型方案。通過首批部署200P集中智算算力,“管網”大模型已上線超過20項應用場景,累計使用次數超過123萬次,并成為了油氣行業首批通過國家相關部門行業大模型和算法“雙備案”的代表性人工智能應用項目。
芯動聯科:MEMS傳感器芯片已達到導航級精度
芯動聯科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MEMS傳感器芯片已達到導航級精度,主要技術指標與國際主流廠商處于同一梯隊,在高性能硅基MEMS慣性傳感器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在研車規級六軸芯片,主要滿足車廠對IMU產品的需求。
韓國首次批準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編寫的數字教科書
韓國教育部29日表示,首次批準76本基于人工智能編寫的數字教科書用于中小學教學。教育部從146本候選教材中選中上述教材。入選教材涉及數學、英語和信息課程,分別適用于小學三四年級、初中一年級以及高中一年級學生,定于12月2日起在相關學校展示。這些學校將從中作出選擇,自明年3月開始的新學年啟用,配合現行紙質教科書。
波羅的海三國電網系統將與歐洲大陸電網系統同步
愛沙尼亞國家電網運營公司Elering發布消息稱,從2025年2月8日起,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將斷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的共同電網系統;從2025年2月9日起,波羅的海三國電網系統將與歐洲大陸電網系統同步。消息稱,目前波羅的海三國采用的是IPS/UPS電網系統,該系統的電流頻率在俄羅斯進行集中控制。與歐洲大陸電網系統進行同步,將使得波羅的海三國實施更加獨立、穩定和可靠的頻率控制,增強地區的能源安全性。據悉,同步措施將得到歐盟12億歐元的支持,占該項目總成本的75%。
威世向英國最大半導體工廠投資4.69億元
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將向位于南威爾士的紐波特晶圓廠投資5100萬英鎊(約4.69億人民幣),紐波特晶圓廠是英國最大的半導體晶圓制造工廠,這項投資得到了威爾士政府500萬英鎊的資金支持。
法國電力集團簽署60億歐元銀團信貸協議
法國電力集團(EDF)當地時間11月29日宣布簽署了一項60億歐元的銀團信用貸款,期限五年。根據貸款市場協會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貸款原則”,其成本將與集團的三項可持續發展績效指標掛鉤。
越南國會通過北南高鐵投資政策決議
越南國會11月30日通過北南高速鐵路投資政策決議。這一項目預計耗資超過670億美元,計劃2035年完工。北南高鐵聯通越南首都河內與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主線全長1541公里,途經20個省市,設計時速350公里,設有23個客運站和5個貨運站。北南高鐵建成后,河內至胡志明市的鐵路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30小時減少至5小時。
英特爾發布全新企業AI一體化方案
12月1日,英特爾發布全新企業AI一體化方案。該方案基于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和英特爾Gaudi 2D AI加速器在內的全棧硬件,以及OPEA開放軟件平臺,為企業客戶提供開放、可擴展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作為其中首個落地的方案,英特爾與新華三共同發布新華三AIGC靈犀一體機。
長虹能源泰國工廠將動工
長虹能源的泰國子公司已在當地購買土地并進行了廠房設計,其位于泰國春武里府永山工業園的工廠將于今年年底動工,計劃明年年底投產。而在這之前,浙江恒威、寧波雙鹿等電池企業也已到越南布局海外工廠。
1、近日,淄博芯材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同創偉業、勁邦資本、毅達資本共同投資。芯材電路主要從事高精密、高階芯片及先進封裝領域載板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產品包括BT及ABF類FCCSP、FCBGA等,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通訊、數據中心、服務器、基站、人工智能、汽車電子及智能制造等領域。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芯材電路的研發投入、市場拓展及團隊升級,以支持其在集成電路封裝基板領域的持續發展。
2、近日,合肥星能玄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宣布完成億元級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科創星、招商局創投、博將資本、天創資本、民銀國際、銀杏谷資本共同投資。星能玄光成立于2024年3月,位于合肥市,致力于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公司主要產品為基于先進場反磁鏡聚變路徑的相關技術及裝置,應用于能源領域。
![]()
1、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馬勒集團(Mahle GmbH)正在考慮對其印度業務進行IPO。據稱,馬勒正在與潛在的顧問公司就孟買的股票出售事宜進行早期談判。首次公開募股可能會籌集多達4億美元的資金,馬勒可能會將該部門的目標估值定為10億美元左右。
2、近日,做“滴血驗癌”生意的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下稱“覓瑞”)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沖刺IPO。這家由朱興奮、周礪寒和鄒瑞陽三位博士創立的公司,以其明星產品GASTROClear 聞名,據新媒體“融中財經”報道稱,該款產品被宣傳,主要靠血液檢測,就能發現早期胃癌。
1、11月29日,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截至收盤,滬指收漲0.93%報3326.45點,深證成指收漲1.72%報10611.72點,創業板指數收漲2.50%報2224.00點,中證500指數收漲1.64%報5851.94點。
2、11月29日,港股收盤,恒生指數收漲0.29%,恒生科技指數收漲1.06%,國企指數收漲0.32%。
3、11月30日,美股收盤,納斯達克指數收漲0.83%,標普500指數收漲0.56%,道瓊斯指數收漲0.42%。






